阅读历史 |

第1039章 甚至还不止菲尔兹奖?(2 / 2)

加入书签

不过,因为这个奖项的得主在一年多以前就已经确定了,所以反倒没了惊喜的部分。

全场最兴奋的,反而是作为颁奖人和赞助人的兰顿·克雷。

毕竟,虽然发钱还要满世界求着别人收的感觉有点过于舔狗,但正是因为常浩南的任性,才让他设立的奖项得以一跃与菲奖并列。

也正是因此,在发言的最后,克雷还专门开了个玩笑,表示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第二次站在ICM的讲台上。

在整个会场内引发了一阵善意的哄笑——

千禧年数学难题,一共就七个。

现在只剩下六个了。

又不是大白菜,三四十年没人领第二个都是正常的……

……

在千禧年数学大奖之后,就终于轮到IMU的正式奖项了。

紧随其后的,是奈望林纳奖。

获奖条件和菲奖一样,都不能高于40岁。

只不过奖励范围限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数学领域。

最终,来自麻省理工的印度数学家迈度·苏丹由于其在概率可验证明丶最优问题的不可逼近性,以及最优纠错码等多个方向的贡献,获得了本届的奈望林纳奖。

在苏丹领奖之后,掌声,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倒不是因为奈望林纳奖不重要。

也不是因为大家对于获奖者本人有什麽意见。

而是……

重头戏要来了。

因为2002年这会还没有设置如陈省深奖和莉拉瓦蒂奖等另外几项大奖,因此在奈望林纳奖之后的,直接就是菲尔兹奖——

由雅各布·帕里斯亲自宣读名单,主办国重要人物亲自颁发。

尽管,有诸多奖项都宣称自己是「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但如果一定要从中选出一个认可度和知名度最高的。

那必定是菲奖。

能够获得这一殊荣的学者,无一不是对数学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乃至能够成为数学界中流砥柱的人物。

也意味着整个数学界对于其贡献的认可。

因此,在雅各布·帕里斯上台一瞬间,能够容纳上千人的主会议厅安静地如同死寂。

不少人,尤其是菲奖的热门候选人们,甚至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而或许是作为对台下热情的回应,帕里斯抬起头,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

但不知为什麽,常浩南却从那笑容中,看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

顽皮?

仿佛是恶作剧得逞的时候那样。

搞数学的人,老顽童一些倒是也很正常。

但在这个场合下,总不能玩的太过分。

所以常浩南一时间也想不到什麽其它可能性,只好静观其变。

「各位,经过与国际数学联盟,以及德国数学家联合会众位理事会成员的讨论与商议,我们最终决定,从本届大会开始,设置并颁发高斯奖,以纪念对数学领域起到卓越推动作用的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

一时间,满座哗然。

实际上,在4年前柏林举办的第23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就已经通过了设立高斯奖的决定。

但设立归设立,当时并没有敲定具体从哪年开始评选和颁发。

而在本届大会之前,也没有太多关于此事的消息传出。

于是大家基本都顺理成章地认为,这一奖项大概是等到2006年才开始评选了。

结果,谁也没想到,帕里斯竟然直接整了一手突然袭击。

直到几分钟后,沸腾的讨论声才终于逐渐平息,众人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最前面的讲台上。

所有人都想知道,到底谁能有幸成为高斯奖的第一位得主。

而帕里斯也在此时把手中的信封举到胸前。

「根据评奖委员会的提名和投票评选,2002年度高斯奖的得主是……」

说到这里,他刻意停顿了一下,接着在上千道目光的注视下,从信封中抽出一张卡纸:

「来自京城航空航天大学的常浩南,以及来自斯杰克洛夫数学研究所的格雷戈里·佩雷尔曼!」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