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真海空联动了(2 / 2)
交流技术可沿用陆用电力系统设备,工程研制只需解决设备装船适应性改进丶全系统集成等问题,工程实现难度小,但对原动机调速性能要求高丶系统功率密度提升受供电频率限制,导致体积及重量难以压缩,且交流发电机组并联条件苛刻,仅适用于对功率密度要求不高,且由同类型电源供电的对象。
如果造船业都说你这东西体积太大,那肯定是真的大。
美国人就是出于对自己技术研发能力的自信,选择了看似是捷径的交流技术。
然后搞出一堆问题。
当然,直流系统也有系统集成度高丶非线性强丶电磁特性紧耦合等技术难点。
但这些部分集中在电力控制系统层面,恰好是华夏比较擅长的部分,解决起来至少没有交流系统那麽困难。
有那麽一瞬间,常浩南都产生了把这套分析结论直接说出去的冲动。
好在最后还是控制住了。
没必要。
一方面,哪怕常浩南如今已经名声在外,但别人海军工程体系也不可能因为他一个外人的一句话,就直接改变项目规划。
另一方面,华夏在综合电力系统领域的技术研发,基本没有遭遇过特别灾难性的挫折,又有马伟铭这种巨佬坐镇。
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正常走完整个研发流程,反而是厚积薄发的必要条件。
所以话到嘴边,他还是改成了一个问题:
「那常山的意思是,需要我们火炬集团,把那套故障融合诊断系统完善之后,装到验证船上面?」
「没错。」
常山点点头:
「综合电力系统虽然好,但一切技术都有两面性。」
「全舰能源集中管理集中分配,也就意味着系统风险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电力系统出现故障,那受影响的就不只是船电系统,最严重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导致全舰瘫痪!」
「所以,除了在硬体上尽可能减少故障率,并且设置足够的系统冗馀,保证出故障之后仍有备份以外,我们还希望能在发生故障之前,就对全船的故障风险有所预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当中。」
从这一件事上就能看出,有大佬的牵头的项目,确实不一样。
问题梳理清晰,解决思路明确,而且还有多种备份。
把项目风险降到了最低。
也难怪前世的华夏能在舰船电气系统这方面后来居上。
「故障融合诊断,首先需要对全船电气设计有足够的了解,所以在看到具体方案之前,我没办法保证什麽。」
常浩南没有大包大揽,而是非常谨慎地回答道:
「所以……在你们选定具体方案之后,我希望能派出一个技术团队,或者至少是技术代表,加入到你们的项目当中去,全程跟踪这艘技术验证船的研发工作,而不是只是作为一个提供子系统的乙方。」
这就相当于常浩南提出的交换条件了。
常山也是秒懂,指了指自己:
「就像我在QC300项目组里面这样?」
「差不多吧。」
常浩南回答道:
「我不强求占一个副总工程师的位置……不过我派过去的人,必须得加入到你们的项目决策层。」
常山听罢,犹豫了一瞬间:
「您的要求确实很合理,但我并非项目负责人,所以没办法代表整个团队答应下来。」
「不过我会把情况报告给马院士,这件事就是他亲自委托我找您谈的,所以应该不会拒绝……」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其实就基本相当于同意了。
只是后面还要走一些行政流程而已。
「这下子,咱们可算是字面意义上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常浩南半开玩笑地打趣道。
听到这个说法的常山一愣,然后也跟着笑了出来——
703所现在已经参与到了航空动力集团主导的QC300项目当中。
而火炬集团后面也会派人加入船舶重工主持的综合电力系统研发工作。
海空联动了属于是。
一番笑谈过后,常浩南接着站起身,朝对方伸出手:
「那就……提前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