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1 / 2)
066
李来仪早就知道薛延陀的使者今天会抵达长安,拜见李世民,但是她并没有留在宫里。
因为是见薛延陀的使者来朝贡比较重要呢?还是来琉璃坊亲眼见到匠人们做出的第一面玻璃镜子更重要?
李来仪觉得是后者。
因为前者有李世民在就行了,她在不在无所谓,但是后者不一样,没有她在的话,没法确定玻璃镜子的质量,也没法确定玻璃镜子后续的销售方式。
所以李来仪是当天回到大兴宫之后才知道薛延陀的使者这次来长安不仅是来朝贡,更是想跟大唐和亲。
“和亲?”李来仪皱了皱眉头。
“是。”李世民也没有瞒着自己的女儿,他道,“使者说夷男欲求娶我大唐的公主,结两姓之好。”
李世民所说的“夷男”就是薛延陀的真珠毗伽可汗,说起来夷男的这个可汗还是李世民册拜的。
在贞观二年,李世民欲要削弱东突厥颉利可汗的势力,于是敢于反抗颉利可汗,并且成功反抗颉利可汗的夷男就这样进入了李世民的视线。
当时他派乔师望暗地里联络夷男,不仅册封他为真珠毗伽可汗,还赐他鼓纛,备受鼓励的夷男当即成立了薛延陀汗国,不仅遣使向大唐进宫,甘愿成为大唐的一个附属藩国,更愿意和东突厥分庭抗礼,帮大唐削弱东突厥的势力。
可以说在贞观十二年之前,大唐和薛延陀一直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但是在贞观十二年后,因为察觉到薛延陀的势力逐渐壮大,且开始不安分,李世民便转为扶持附属薛延陀的回纥,以抑制薛延陀的势力,再诏封夷男的二子——大度设以及突利失为小可汗,以分化夷男的权力。
不仅如此,李世民还册封颉利可汗的族人阿史那思摩为可汗,让他统治东突厥的旧部,代替大唐监视薛延陀。
“夷男也不傻。”李世民道,“我做了那么多事情,他自然是意识到不对劲了。”
要不然在贞观十五年的时候,他也不会让大度设率军突袭怀化郡王所统率的东突厥旧部。
“去年那一仗,薛延陀损失惨重,这次他们献马二千匹,除了谢罪之外,还想请求和亲,目的就是想要修复他们和大唐的关系。”
“他们想得倒是挺美的。”李来仪道,“见势不对就立马请罪,去年想要趁虚而入吞掉东突厥旧部的时候,他们怎么就没想到有大败的一天?”
说完之后,她看向李世民,问他,“耶耶,现在薛延陀请求和亲,你们要答应吗?”
“明日我会召见群臣,到时候会商讨这件事,征求群臣的意见。”
李来仪点了点头,她知道李世民不论是做什么决定都是和大臣们有商有量,而不是独断独行,所以并不意外他会这么说。
嗯,除了打仗的时候。
言归正传,既然李世民明日要召见群臣商讨这件事,那么李来仪明日就不出宫了,一早起来就粘在李世民的身边,他做
什么她就做什么,他去哪儿她就跟着去哪儿。()
李世民好笑地看着难得这么粘人的爱女,问她:“你也想一块参与商讨要不要和薛延陀和亲一事?”
?冬沙提醒您《[唐]穿成太宗家的崽》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要不说生我者阿娘,知我者耶耶也呢。”李来仪笑嘻嘻地看着李世民问他,“所以我能不能也去旁听呢?我保证,我肯定不会妨碍你们的。”
李世民想了想,没有拒绝,只是道:“到时候我会让人设一道屏风,你在屏风后面可得乖一点。”
李世民这次要召见的大臣不止长孙无忌他们,如果让李来仪直接大咧咧地出现在群臣面前,恐怕会引起非议。
听说要设屏风,李来仪有些不乐意,但是她又知道李世民这么做是为了她好,为了能够旁听,李来仪答应了:“好,我会乖的。”
既然李来仪答应了,那么李世民就吩咐下去,让张阿难做准备,于是等太子和长孙无忌等人陆续抵达的时候,就注意到议事的屋子里突然多了一道屏风。
原本太子他们还挺好奇为什么会突然多了一道屏风的,但是等李来仪和李世民一块出现后,他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有人皱眉,在给李世民和李来仪行礼之后道:“陛下,此举不合礼制,武夷公主如何能在此出现呢?”
李世民还没有开口,太子就先说话了:“不知柳舍人所说的‘不合礼制’指的是哪一朝的礼,哪一国的制呢?还是指的是你们那些世家的礼仪制度?”
柳奭一听,立马道:“臣绝无此意。”
开玩笑,这天下是大唐的天下,别管世家心底里是如何看陇西李氏的,但是只要他们老李家一天是这个天下的主人,那么就只有他们世家遵从他们的礼仪制度,断没有反过来,让天家遵从他们世家的礼仪制度的道理。
除非是他们世家想谋反了。
“没有最好。”魏王笑吟吟地道,“我与大兄自然相信柳舍人忠心耿耿,没有倒反天罡的心思了。”
柳奭:“……”
这是嘲讽吗?
这是嘲讽吧?
这一定是嘲讽。
已经入朝参政的晋王顶着一张最纯良的脸说着最强硬的话:“既然父皇已经允许,那么这还有什么好异议的?”
蒋王、越王和纪王:“……”
他们这个时候要是不帮忙说两句的话,会不会显得他们不友爱妹妹?
说实在话,虽然蒋王他们不知道李来仪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儿——因为即便李世民最后会答应和亲,也不可能送李来仪去薛延陀和亲的——但是就像晋王说的那样,他们父皇都同意了,既然如此,那么他们还反对什么呀?
他们看事情还能比他们父皇要看得更长远,更全面吗?
他们父皇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他们作为儿子的,支持就是了。
要是柳奭只说了一句话,就受到了来自太子等一众皇子的六连怼,直把柳奭怼得都后悔自己刚刚多嘴说那句话了。
长孙无忌见状,不由
() 地轻哼了一声,一开始听到柳奭的话,他是不高兴的,且不说李来仪今天来旁听符不符合礼法制度,退一万步讲,即便不符合,那他就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
这又不是什么祸国殃民的大事。
只是长孙无忌没想到他都还没有开口,太子他们兄弟六人就你一句,我一句的直接把柳奭给怼回去了。
李来仪这会儿心里爽不爽的,长孙无忌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心里头是挺爽的。
他想他外甥女想做什么,他这个舅父都没有出声呢,哪里轮得到他开口?有这个闲工夫,他还不如去管管他自己的外甥女。
柳奭的外甥女是谁呢?
是王姝,没错就是那个被李世民指给晋王又被他下诏书停了两人婚事的王姝。
长孙无忌作为李来仪的舅父,他偏帮李来仪是正常的,但是让其他人感到意外的是,房玄龄和魏征竟然也没有出言劝阻。
知道李来仪真实身份,并且早年间李世民没少抱着李来仪跟他们讨论政事的房玄龄表示,劝阻什么?这又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而魏征在经过齐州一事后,已经认可了李来仪的能力,对她也大为改观,况且当初是他提议让李世民虚心纳谏的,所以如果李来仪有好的建议的话,那么何必拘泥于她的性别?
*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世民和太子乃至房玄龄等人都对李来仪今日旁听一事没有异议,那么其他人自然不会再多嘴说什么了。
省得步上柳奭的后尘。
今日他们要商讨的事情就是要不要答应和薛延陀和亲一事,李世民道:“自古以来,北方的少数民族多为我们中原的边患,薛延陀也不例外。”
“去年年底薛延陀大军突袭东突厥旧部失败后,现在请求和亲,可见有顺从认错之意,众卿认为我们是应该答应还是拒绝?”
关于此事,今日前来商讨的大臣们都已经提前知道了,所以等李世民说完之后,他们就直接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房玄龄先开口,他说:“臣赞成和亲,既然去年一仗已经让薛延陀知道了我们的实力,迫使真珠毗伽可汗有服软之意,我们现在就该以怀柔手段为主,稳定边防,减少战争和伤亡损失。”
长孙无忌却道:“去年一战既然大挫薛延陀的威风,那么我们自当乘胜追击,与其通婚虽然能够暂时安抚住他们,但是也会助长薛延陀的威望,最后的结果只会是尾大不掉。”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两人说完之后,其他的人也大致地发表了一下自己的建议,总体上可以分为保守派和激进派。
以房玄龄为首的保守派认为这个时候和薛延陀撕破脸直接打起来实为不妥,因为大唐如今对外的边患不止薛延陀一个,一旦开战的话,容易被其他势力趁虚而入。
毕竟夷男也不是吃素的,上一次突袭东突厥旧部虽然让他们伤了元气,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薛延陀现在能够成为大唐的心腹大患,自然有一定的道理。
而以长孙
无忌为首的激进派则认为夷男现在既然有了反叛之心,那么他们就应该趁着他们元气大伤的时候出兵削弱他们的实力,把他们打到怕。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给薛延陀一个教训,也能够震慑周边诸藩国。
要知道大唐除了薛延陀之外还有其他臣服于唐的藩国,而这些藩国也并非个个都如他们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忠诚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