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6(1 / 2)

加入书签

与此同时,新罗大将金庾信在黄山大胜百济大将阶伯。

百济义慈王及太子扶余隆逃入北境,苏定方进围泗沘城。

义慈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王,帅众固守。

百济太子的儿子扶余文思说:“王与太子皆在,而叔遽拥兵自王,假使能却唐兵,我父子必不全矣。”

于是他率领左右逾城降唐,许多百姓也跟从,扶余泰不能制止。

苏定方命军士登城立旗帜,扶余泰窘迫,开门降唐。于是扶余义慈、扶余隆及诸城主都投降了。】

太宗闻言,欢喜大笑,“好一个苏定方!!大唐当真武德充沛!”

这一刻他想起自己的父皇,看来一个好的年号还是相当重要的,这算不算给大唐开了个好头……

等等,年号……

太宗皇帝一顿,“这……方才天幕说高宗改年号是“永徽”,那这个“显庆五年”是……难道换年号了?”

房玄龄笑着道:“汉武帝曾用过十一个年号。”

太宗无奈地笑了笑,这倒也是,只要皇帝乐意,换多少个年号都可以。

【拿下百济之后,百济的残余势力联合倭国进行反扑,于是爆发了著名的“白江口之战”。

这一战极具有特殊性,这一战是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交战,也是东北亚地区已知较早的一次具有国际性的战役。

这一战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间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

一大堆听起来就让人不明觉厉*1的词语出现,大唐天幕下,百姓、朝臣、皇帝皆是一愣,这到底在讲什么?

房玄龄推测着,“这百济联合倭国进行反扑,与大唐爆发“白江口之战”,这是中|日两国的第一次交战?”

“百济已不成气候,那这中、日两国,定是后世的大唐与后世的倭国了……没想到后世,倭国如此小国居然还在。”房玄龄道。

“第一场交战,意思是会有第二场,第三场……”太宗喃喃低语道。

片刻后,他又道:“东北亚地区,国际?”

太宗凝神细思,“想来世界真的很大,朕许是不该将目光只放在大唐以及大唐周边的小国上。”

这一刻庞大的世界仿佛悄悄都透露出一角,吸引着此时的唐人去探寻、去冒险。

杜如晦面带希翼:“臣若能活得长一点,真想看看大唐、世界。”

太宗拍了拍杜如晦的肩膀,以示安抚,道:“卿定能活过贞观四年,大唐有天幕的透露,贞观初年即便灾害频繁,大唐亦有准备,卿无需过多操劳,自然能够延年益寿。”

“朕还想与卿等共观这大好世界。”

太宗皇帝悟了,他要好好珍惜身体,或许再给他二十年,大唐能成为东北区霸主……

【著名的白江口战役,这一战要从灭国达人苏定方一战灭百济说起,当年他灭亡百济之后,留下了一万多人镇守百济。

但是没想到百济后来又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复国运动,这留守的一万多人被百济复国运动重重包围。

眼看着这一万士兵就要全军覆没了,唐高宗紧急起用了曾经被贬为平民的刘仁轨,让他赶紧带着这支军队火速撤退。

但刘仁轨深知百济对灭亡高句丽有多重要,况且灭高句丽这是太宗皇帝未竟之事,刘仁轨不愿意放弃,于是他坚持留守了下来。

当时百济复国军队的数量已经数倍于大唐留守的一万军队,在这样的包围之中,刘仁轨硬是带着大唐将士们苦苦支撑了三年。

与此同时,隔海相望的倭国正处在严重的政治危机中,大化改新出现了反|革|新派。

外交上,当时受到新罗和大唐压迫的百济向天|皇政|权求援,但倭国朝廷束手无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